您可为网关类型为 NAT 型的专线网关配置 IP 转换和配置 IP 端口转换,具体可参考如下操作:
- 配置 IP 转换
- 配置 IP 端口转换
- 配置示例
配置 IP 转换
配置本端 IP 转换
规则限制
- 原 IP 必须在私有网络 CIDR 范围内。
- 映射 IP 不可以在专线网关所在私有网络 CIDR 范围内。
- 原 IP 唯一不可以重复,即私有网络内1个 IP 只能唯一映射为1个 IP。
- 映射 IP 唯一不可以重复,即不支持多个私有网络 IP 映射为同1个 IP。
- 原目的 IP 不支持广播地址(255.255.255.255)、D 类地址(224.0.0.0 - 239.255.255.255)、E 类地址(240.0.0.0 - 255.255.255.254)。
- 专线网关的本端 IP 转换最大支持100个 IP 映射,每个 IP 映射最大支持20条 ACL 规则(如需提升配额,请提交 工单申请)。
操作步骤
- 登录 私有网络控制台。
- 在左侧导航栏中,单击【专线网关】,进入管理页面。
- 单击网关类型为 NAT 型专线网关 ID,进入详情页。
- 在专线网关详情页中,选择【VPC侧IP转换】选项卡,进行VPC本端 IP 转换配置。
- 在 IP 映射页左上角,单击【新增】,新增本端 IP 映射。
- 在弹出的【新增本端IP映射】对话框中,输入原 IP、映射 IP 及备注。
- 单击【确定】完成IP映射的设置。
- (可选)新增本端 IP 映射时,默认添加了允许所有进出流量通过的 ACL 规则,即本端 IP 转换对所有专用通道生效,您可以编辑本端 IP 转换的 ACL 规则,以改变本端 IP 转换的适用范围。
说明:
- 当专线网关同时配置对端 IP 转换时,本端 IP 转换 ACL 规则的目的 IP 需要填写对端 IP 转换的映射 IP ,而不是原 IP。
- 本端 IP 转换 ACL 规则支持配置协议(支持 TCP 或 UDP)、源端口、目的 IP、目的端口,其中,端口、IP 不填代表 ALL;当协议选择 ALL 时,端口和 IP 默认均选择 ALL。
- 在 IP 映射页中,单击 IP 映射所在行右侧的【编辑 ACL 规则】,进入 ACL 规则编辑状态。
- 在已有的 ACL 规则底部,单击【新增一行】,完成 ACL 规则的新增后,单击【提交】即可。
- (可选)在 ACL 规则编辑状态下,您可对已有的 ACL 规则进行修改或删除,完成操作后,单击【保存】即可。
- (可选)您也可在 IP 映射页中,直接单击展开图标,展开 IP 映射规则,单击规则所在行右侧的【修改】或【删除】,操作完成后,确认操作即可。
- (可选)如果您需修改本端 IP 映射,可在 IP 映射页中,单击 IP 映射所在行右侧的【修改 IP 映射】,即可修改本端 IP 映射的原 IP、映射 IP 和备注,单击【确定】后,IP 映射生效。
- (可选)如果您需删除本端 IP 映射,可在 IP 映射页中,单击 IP 映射所在行右侧的【删除】,并确认操作即可,IP 映射删除后将联动删除该 IP 映射下的 ACL 规则。
配置对端 IP 转换
规则限制
- 映射 IP 不可以在专线网关所在私有网络 CIDR 范围内。
- 原 IP 唯一不可以重复,即专线对端1个 IP 只能唯一映射为1个 IP。
- 映射 IP 唯一不可以重复,即不支持多个专线对端 IP 映射为同1个 IP。
- 原目的 IP 不支持广播地址(255.255.255.255)、D 类地址(224.0.0.0 - 239.255.255.255)、E 类地址(240.0.0.0 - 255.255.255.254)。
- 专线网关的对端 IP 转换最大支持100个 IP 映射(如需提升配额,请提交 工单申请)。
操作步骤
- 登录 私有网络控制台。
- 在左侧导航栏中,单击【专线网关】,进入管理页面。
- 单击网关类型为 NAT 型专线网关 ID,进入详情页。
- 在专线网关详情页中,选择【IDC侧 IP 转换】选项卡,进行对端 IP 转换配置。
- 在 IP 映射页左上角,单击【新增】,新增对端 IP 映射。
- 在弹出的【新增对端IP映射】对话框中,输入原 IP、映射 IP 及备注,单击【确定】即可。
- (可选)如果您需修改对端 IP 映射,可在 IP 映射页中,单击 IP 映射所在行右侧的【修改 IP 映射】,即可修改对端 IP 映射的原 IP、映射 IP 和备注,单击【确定】后,对端 IP 映射生效。
- (可选)如果您需删除对端 IP 映射,可在 IP 映射页中,单击 IP 映射所在行右侧的【删除】,并确认操作即可。
配置 IP 端口转换
配置本端源 IP 端口转换
说明:
当本端 IP 转换和本端源 IP 端口转换冲突时,优先匹配本端 IP 转换。
规则限制
- 映射 IP 池不可以在专线网关所在私有网络的 CIDR 范围内。
- 多个映射 IP 池的 ACL 规则不可以重叠,否则会导致网络地址转换冲突。
- 多个映射 IP 池之间 IP 不可以重叠。
- 映射 IP 池仅支持单 IP 或连续 IP,且连续 IP 的 /24 网段需保持一致,即支持“192.168.0.1 - 192.168.0.6”,不支持“192.168.0.1 - 192.168.1.2”。
- 映射 IP 池不支持广播地址(255.255.255.255)、D 类地址(224.0.0.0 - 239.255.255.255)、E 类地址(240.0.0.0 - 255.255.255.254)。
- 本端源 IP 端口转换最大支持100个映射 IP 池,每个映射 IP 池支持最大20条 ACL 规则(如需提升配额,请提交 工单申请)。
操作步骤
- 登录 私有网络控制台。
- 在左侧导航栏中,单击【专线网关】,进入管理页面。
- 单击网关类型为 NAT 型专线网关 ID,进入详情页。
- 在专线网关详情页中,选择【VPC侧源 IP 端口转换】选项卡,进行本端源 IP 端口转换配置。
- 在映射 IP 池页左上角,单击【新增】,新增映射 IP 池。
- 在弹出的【新增映射IP池】对话框中,输入映射 IP 池(支持 IP 或 IP 段,IP 段格式为 “A - B”)和备注,单击【确定】即可。
- 新增映射 IP 池的 ACL 规则为拒绝所有进出流量通过,需要额外编辑 ACL 规则才可以实现网络转换。
说明:
- 当专线网关同时配置对端 IP 转换时,本端源 IP 端口转换 ACL 规则的目的 IP 需要填写对端 IP 转换的映射 IP,而不是原 IP。
- 本端源 IP 端口转换 ACL 规则支持配置协议(支持 TCP 或 UDP)、源 IP、源端口、目的 IP、目的端口。
- 在映射 IP 池页中,单击映射 IP 池所在行右侧的【编辑 ACL 规则】,进入 ACL 规则编辑状态。
- 在已有 ACL 规则底部,单击【新增一行】,完成 ACL 规则的新增后,单击【提交】即可。
- (可选)在 ACL 规则编辑状态下,您可对已有的 ACL 规则进行修改或删除,完成操作后,单击【保存】即可。
- (可选)您也可在映射 IP 池页中,单击如下展开图标,展开映射 IP 池规则,单击规则所在行右侧的【修改】或【删除】,操作完成后,确认操作即可。
- (可选)如果您需修改映射 IP 池,可在映射 IP 池页中,单击映射 IP 池所在行右侧的【修改映射 IP 池】,即可修改该映射 IP 池的 IP 和备注。
- (可选)如果您需删除映射 IP 池,可在映射 IP 池页中,单击映射 IP 池所在行右侧的【删除】并确认操作,即可删除该映射 IP 池,映射 IP 池删除后,将自动删除映射 IP 池关联的 ACL 规则。
配置本端目的 IP 端口转换
规则限制
- 原 IP 必须在专线网关所在私有网络 CIDR 范围之内。
- 私有网络内同一 IP 端口,可以映射为多个不同的 IP 端口。
- 映射 IP 端口不可以在私有网络 CIDR 范围之内。
- 映射 IP 端口不可以重复,即不存在一个 IP 端口映射多个私有网络 IP 端口。
- 原 IP 和映射 IP 不支持广播地址(255.255.255.255)、D 类地址(224.0.0.0 - 239.255.255.255)、E 类地址(240.0.0.0 - 255.255.255.254)。
- 本端目的 IP 端口转换最大支持100个 IP 端口映射(如需提升配额,请提交 工单申请)。
操作步骤
- 登录 私有网络控制台。
- 在左侧导航栏中,单击【专线网关】,进入管理页面。
- 单击网关类型为 NAT 型专线网关 ID,进入详情页。
- 在专线网关详情页,选择【VPC侧目的 IP 端口转换】选项卡,进行本端目的 IP 端口转换配置。
- 在 IP 端口映射页左上角,单击【新增】,新增本端目的 IP 端口映射。
- 在弹框中,选择协议,输入原 IP 端口、映射后 IP 端口及备注,单击【确定】即可。
- (可选)如果您需修改本端目的 IP 端口映射,可在 IP 端口映射页中,单击 IP 端口映射所在行右侧的【修改 IP 端口映射】,即可修改该 IP 端口映射的映射关系及备注。
- (可选)如果您需删除本端目的 IP 端口映射,可在 IP 端口映射页中,单击 IP 端口映射所在行右侧的【删除】并确认操作,即可删除该映射。
配置示例
配置本端 IP 转换示例
若私有网络内的 IP A 192.168.0.3
作为原 IP,通过本端 IP 转换,映射为 IP B 10.100.0.3
,则:
- IP A 对专线对端的主动访问网络包原 IP 将自动修改为
10.100.0.3
。 - 所有专线对端访问的
10.100.0.3
的网络包将自动指向 IP A192.168.0.3
。
配置对端 IP 转换示例
专线对端 IP D 10.0.0.3
作为原 IP,通过对端 IP 转换,映射为 IP C 172.16.0.3
,则:
- IP D
10.0.0.3
主动访问私有网络的网络包原 IP ,将自动修改为 IP C172.16.0.3
。 - 所有私有网络访问 IP C
172.16.0.3
的网络包,将自动指向专线对端 IP D10.0.0.3
。
配置本端源 IP 端口转换示例
私有网络 C 网段为 172.16.0.0/16
, 通过专线连接第三方银行 A 和 B,其中银行 A 对端网段为10.0.0.0/28
,要求对接网段为 192.168.0.0/28
;银行 B 对端网段为 10.1.0.0/28
,要求对接网段为192.168.1.0/28
。则可以按照下面配置 A、B 两条本端源 IP 端口转换:
配置 | 本端源 IP 端口转换 A | 本端源 IP 端口转换 B |
映射 IP 池 | 192.168.0.1 - 192.168.0.15 | 192.168.1.1 - 192.168.1.15 |
ACL 规则-协议 | ALL | ALL |
ACL 规则-源 IP | 172.16.0.0/16 | 172.16.0.0/16 |
ACL 规则-源端口 | — | — |
ACL 规则-目的 IP | 10.0.0.0/28 | 10.1.0.0/28 |
ACL 规则-目的端口 | — | — |
完成配置后,私有网络 C 内主动访问银行 A、B 的网络请求,会根据对应的 ACL 规则分别转换为对应映射 IP 池的随机端口,访问对应的专用通道。
配置本端目的 IP 端口转换示例
私有网络 C 的网段为 172.16.0.0/16
,仅希望开放部分端口给专线对端主动访问,则可以按照下面方案配置 A、B 两条本端目的 IP 端口映射:
- 本端目的 IP 端口映射 A:原 IP 端口
172.16.0.1:80
,映射后 IP 端口10.0.0.1:80
。 - 本端目的 IP 端口映射 B:原 IP 端口
172.16.0.0:8080
,映射后 IP 端口10.0.0.1:8080
。
完成配置后,专线对端可以主动访问 10.0.0.1:80
、10.0.0.1:8080
端口,实现对私有网络 C 内172.16.0.1:80
、172.16.0.0:8080
两个端口的主动访问。